返回

大明第一臣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八百七十九章 开国旧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『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』
  “爹,是什么消息?”

  张希孟一笑,“就在刚刚,北平巡抚衙门提出了一项工程,就是在北平到大沽之间,修建一条轨道马车。”

  “轨道马车?”

  张希孟一伸手,从桌旁拿来一个木制的玩具,摆在了张庶宁面前,“瞧瞧,就是给你三弟,四弟玩的,有人造出了更大的,放在北平和大沽口,能够通行马车,上面可以装几万斤货物!是寻常马车的十倍百倍!”

  张庶宁大为惊讶,虽说他对北平有所了解,但是自从去了贵州之后,就只能从报纸上看到一二。

  他怎么也没有料到,北平居然发展这么快!

  确实,不论是毛纺织,还是挖矿,伐木,粮食,都是需要交通运输的。一下子弄出火车,难度不小,但是造出轨道马车,也很难。

  首先这个轨道要怎么设计施工,用什么材料,设计坡度,能不能承受得住……这背后都是复杂的数学计算。

  光是靠着工匠的传统经验,已经驾驭不了了。

  这也是多年兴学,提倡新学的结果,大批有着充沛知识的年轻人,进入了制造领域,确实贡献出了无数的聪明才智。

  毕竟大明朝的人口基数摆在这里,几十倍于当初的带英,加上教育普及,张希孟的适当引导,发展速度,着实惊人。

  当然了,不管多聪明的人,也没法无中生有。

  要想驱动有轨马车,光靠着那些矮小的蒙古马,确实是不行的。必须要足够强壮高大的挽马。

  那种两米多高,四肢粗壮,力大无穷的挽马。

  很幸运的是,随着岭北之战的胜利,明军势力,深入河中,甚至辐射到了高加索。明军不光拿到了出色的战马,甚至也得到了一批珍贵的重型挽马。

  交通工具的革新,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……北方的粮食,煤炭,牲畜,木材,夜以继日运到了大沽,随即装船南下。

  这可不是每年几百万石漕粮的运输规模,而是几十倍,上百倍。

  华夏大地,从来没有这么密切的联系过。

  经济贸易,人员往来,全都是前所未有的。

  “其实过去莪也想过,弄了这么多的学生出来,让这么多人读书……会不会弄得没有了用武之地,甚至让这些读书人成为朝廷的麻烦。但是现在看来,只要我们传授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,多教导科学常识。读过书的学子多进入工厂商行,别没事总是耍弄笔杆子,学士大夫清谈误国。这个大明朝,只会越来越好,我是信心十足!”

  张希孟侃侃而谈,十分兴奋,他希望儿子能够走下去,教育更多的人才出来。让更多来自乡镇,甚至是山区的孩子们,获得教育,走出家乡,发明创造……那样一来,大明才会未来可期。https://wap.x81zw.co

  张庶宁自然是更欣慰的那一个。

  其实从懂事开始,他就生活在张太师的羽翼下。

  他一直在找寻自己的道路,一条属于自己的,不必以太师之子的唯一面目示人的路。而到了现在,他差不多可以确认,自己确实是成功了。

  只不过张庶宁尚存一些担忧,“父亲,这,这
第八百七十九章 开国旧事(2/3).继续阅读
《 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 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