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章 乡试第一场
些高贵品德的,若有人学不来真正的品德却只从中体会出假仁假义,那只能说你领悟不到圣人之言的真谛,学问不到家。
当然也可以说人类在品格方面,越缺什么越强调什么,儒家这种只强调道德规范的方式,带来了社会中假道学的存在。https://wap.x81zw.co
总之人品德的高低,不是靠某种学问来支撑,还是要看个人的经历和修养,有时讲穷山恶水出刁民,也是因为人类最基本的诉求是生存,在违背生存这个前提下,想把人栽培成道德先锋,那是不现实的。
……
……
三中二。
朱浩现在开始为不知道在哪个考棚考试的孙孺发愁。
这样一个难以成就大事的徒弟,就算有两篇文章可以套用师傅给你写的文章,但仅仅是第一题,就可能让你榜上无名。
第一场三篇四书文,几乎就决定了乡试成绩的高低。
第一题乃重中之重,这道题目看起来很简单,但毕竟朱浩没有提前研究过,其字面意思是,孔子说:“人的本性是相近的,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。”
《论语章句集注》释意:“此所谓性,兼气质而言者也。气质之性,固有美恶之不同矣。然以其初而言,则皆不甚相远也。但习于善则善,习于恶则恶,于是始相远耳。程子曰:‘此言气质之性。非言性之本也。若言其本,则性即是理,理无不善,孟子之言性善是也。何相近之有哉?’”
有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,所以说四书五经中,大多数的文章和句子都是可以找到通义的内容,尤其是孔孟两大圣人说的话,完全可以拿不同的句子来论述,结果基本都一样。
在圣人经历中,也能找到很多相关的例子,无法一一细说。
论述方向,就是向善人学善,不能近恶,并以本性之善面对世间一切之恶,不靠言论之善来死撑,相当于不能说一套做一套,嘴上表现出来的善并不是善……
……
……
时间还早。
太阳出来好一会儿了,朱浩依然没有动笔。
这么大一座好似监狱般的考场,对朱浩而言,写三篇四书文,别说三天,三个时辰都多余,但问题是你不可能提前交卷出去,必须待够时间。
如此一来,保持好心态,比及早完成文章更为重要。
写完了也是无所事事,等回头发现文章中犯了忌讳,或是后面试卷被弄脏,估计在号舍内想死的心都有了。
所以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到了第三天早晨把三篇文章一气呵成写出来,交卷离场,回去享受一天的自由,再回来遭罪……
至于后两题。
朱浩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研究,毕竟一早就详细推敲过,就此论述过不少文章,从中挑选出方向正确的,送了孙孺一篇……
往外看了看。
并没有见到巡场的人。
大概是连巡场的人都不怕考生作弊。
最大的问题在于,乡试通过的难度非常大,若是想替考或是交头接耳,意义不大,谁敢保证隔壁那位就能在几千人中脱颖而出?人家有本事考